气论

点击这里关注:天星院
天、人“同气”

比较而言,无论是在《淮南子》中,还是在《黄帝内经》与《春秋繁露》中,“气”皆被 视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范畴;可以说,“气”在某种程度上是秦汉身体哲学建构的 一个重要基点。

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选择以“气”为载体,或许在于他们试图去打 通天人之间的阻隔,实现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

其实,“气”作为哲学范畴在先秦时期已经被诸子有所论及,如管子认为“气”流 于天地之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管子·内业》),“气者,身 之充也”(《管子·心术下》)。庄子云:“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 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同上)。孟子云:“气,体之充也”(《孟子·公孙丑上》),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同上)等。

应该说,先秦时期的“气”思想其内涵已经相当丰富 了,它不仅有生成论层面的义项,而且有价值论层面的义项,更有修养论层面的义项 等;但是相对而言,秦汉诸子对“气”的发挥与运用则比先秦诸子更显系统与精致。

客 观地说,董仲舒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先秦时期的“气”思想,他认为“气”是构成万物 的载体,并以“同气”为基础提出了更为精致的天人同质与天人感应论。他说:“天地 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以下引用 只注篇名);“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阴阳 义》);“阴阳之气,在上天,亦在人。在人者为好恶喜怒,在天者为暖清寒暑”(《如天之 为》);“天有寒有暑,夫喜怒哀乐之发,与清暖寒暑,其实一贯也。!!四气者,天与人 所同有也”(《王道通三》);等。

可见在董仲舒那里,“气”是万物之本源,万物是“气”之分殊。基此,董子对“气”做了细致的分类,提出了天气、地气、人气、阴阳之气、春夏秋 冬之气,喜怒哀乐之气等范畴,凡此皆见他意在从不同的方面肯定“气”的存在与作 用。

同时亦可看出,在董仲舒的哲学系统内,“天”虽然是最高的主宰,但是“气”则是 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万物就从阴阳二气交通和合中产生出来,所以万物的本体 和生命就是‘气’”。

《淮南子》在论及“气”时则明显呈现出融通儒道的理论向 度,如《原道训》云:“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

“形神气志,各居其宜,以随天 地之所为。夫形者生之所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这 就是说,人的身体包括“形神气志”四个方面,四者“各居其宜”才能达到生命的健康、 安泰与和谐。

正是在“同气”的基础上,《淮南子》着意强调了天人的内在统一性,以及 天人感应与合一的可能性;也正是在“同气”的基础上,天之映像完全地笼罩于人之 身体。

当然,那时人们所说的身体,一方面是指肉体存在的实存性,另一方面则是指 人关于自我认知的融合性;或者说,“人之身体这一概念既包括生命、情感、思想和精 神,又以客观存在的方式显现为可以目视眼观的感性对象”。

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 们才能够理解治身与治国之间的内在逻辑与统一性,以及缘何哲人们会将治身视为 人生在世的根本要务。

比较言之,孟子视体为气之充盈形式——“体之充”,管子视身 为气之充盈形式—“身之充”,无论是“气”与“体”还是“气”与“身”,似乎还有二分 的痕迹;但是在《淮南子》中,“气”不但充盈形体而且充盈生命——“生之充”。

所以 说,《淮南子》将“气”作为生命化的身体之元质,体现了对“气”的更为彻底的肯定。

尽管《淮南子》认为“气”之于“人”极为重要,但是其并未将“气”视为本体性或本源性的 存在;原因在于,“气”与“道”的逻辑关系是“道始生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

气 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文训》)。同时,《淮南子》还刻意 区分了“气”的不同种类与功用,如《墬形训》云:“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障气多喑,风 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岸下气多肿,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 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衍气多仁,陵气多贪”,甚至还指出“烦气为虫,精气为人” (《精神训》)。

不难发现,基于养生与求道的目的,《淮南子》论“气”已经呈现出医学化 的理论端萌,但是其终极目的却不是治病救人,而是旨在治世救民——挽回失落的 世道与人心。

首先,《黄帝内经》肯定 了“气”的生发性意义。

如《素问》云:“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天气 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同上)等。

其次,《黄帝内经》从养生的角度肯定了“气”的重要 性。

如《灵枢经·营气》云:“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 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同时,它还以四时之 气与人之身体的具体构件相比附,如《灵枢经·始终》云:“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 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

不仅如此,《黄帝内经》认为“气”作为生成“人”的重要元素 具体到“人”的身体中还可以与血、骨、肉组合成相应的血气、肝气与神气等,而且贯 穿人的一生。

如《灵枢经·天年》云:“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 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 好步;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 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 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 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统而言之,《黄帝内经》认为“宇宙万物的产生,是阴阳二气运动的结果;是太虚精气 变化的具体体现;是天垂象,地成形,形气运动的必然”。

需要指出的是,《黄帝内经》 论“气”尽管也是基于天人“同气”,但是它走的却是与《淮南子》和《春秋繁露》不同的 理论向度。

《黄帝内经》论“气”不仅仅强调养生,更强调治病救人,因此开辟了养生与 治病的新路向。

养生主养“气”。“生命的原物质--元阴、元阳”,父母的体质状况,往往直接影响子女的体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原物质是由父母的精气凝结,这个是改变不了的。
由“生命的原物质”产生的能量就是“气”。在中医学上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被视为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运转、体内物质运输、传递和排泄的基本推动能源。俗话讲的“断气”表明一个机体的死亡,没了气就没了命,这个气你说要不要紧呢!还譬如,关于气,我们生活里的常语就更多了,“受气”、“生气”、“没力气”、“中气不足”,当然还有“气质”啦,可见它的作用非比寻常,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
 ☆ 推动生长发育
 ☆ 推动机体的新陈代谢
 ☆ 推动脏腑运动
 ☆ 推动物质运输
 
  除了这些推动作用,“气”还具有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和固摄作用。当这些运动发生变化或者失常时,也就是“气”不好好工作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生病,表现出来的症状不一样,与西医里的疾病名称也不一样(西医对疾病的命名和中医对疾病的命名有根本区别,很多西医疾病的命名就很恐怖,比如癌症,就像给病人宣判死刑一样),用中医术语就可以归纳为:“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指的就是“气”的运动失常的四种情况。
 
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些气的运动不规律通常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
“气滞”--就是气的运动不畅,出现的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胀痛。根据气滞的部位不同,出现的胀痛部位也就不同了。说个我们最头痛的毛病把,月经引起的小腹胀痛,是不是痛的时候还会有大便的感觉?这是典型的气滞引起的妇科疾病,气和血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气滞往往会有血淤的情况,下次讲“血”的时候再具体讲,这里不展开了。
 
“气郁”--指的是气结聚在内,不能通行周身。如果气郁结在内,不能正常运动,我们人体脏腑的运转,物质的运输和排泄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像女生冬天经常会感到手脚冰冷,其实就是气运行不畅所导致的,所以,冬天一定要多吃多运动才能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
 
“气逆”--指的是体内上升太过、下降不及给人体造成的疾病。气在人体中的运动是有升降的,上升作用能保证将体内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头面,维持各脏器在体内的位置;下降则是使进入人体的物质能自上而下的依次传递,并能将各种代谢物向下汇集,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如果上升作用过强就会出现头部过渡充血出现头晕头胀,面红目赤,甚至昏迷、半身瘫痪,口角歪斜等症,下降作用过弱则会出现饮食传递失常出现泛酸、恶心、呕吐、咳嗽等症。
 
“气陷”--和上面那个正好相反,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上升不足则会导致头部缺血缺氧或脏腑不能固定在原来的位置出现头晕、健忘、眼前发黑、精神不振等症;下降太过则会导致食物的传递过快或代谢物的过渡排出,从而出现腹泻、小便频数等症。


天  星  院

返璞歸真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道法自然 學史悟道回歸本源

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精彩

©(c)2014 daniel 技术提供

首 页

天星学堂

天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