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坚定道心者可成

点击这里关注:天星院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古往今来,皈依玄门者不计其数,多因历尽坎坷而希望在修真途中找到自我;或因事业或感情遇挫、不能自拔而对前途心灰意冷而走入玄门;而很多人则因功成身退,进入玄门寻求人生的意义和智慧;亦有诸多人年纪尚轻、却对道门玄术等抱有幻想,欲通过学习一招半式糊弄别人以表现自身与众不同;更有甚者,意欲通过皈依玄门以沽名钓誉、增加一个玄之又玄的身份和称谓,如某些业界大师以此表现其高深莫测,实则故弄玄虚而已。如此种种,皆众生相,实乃平常。不过,我窃认为,皈依玄门是一回事,求师问道则另当别论。

皈依玄门者也未必就与道有缘,未皈依者也未必就与道无缘。修道也不一定能成其仙道,很多人连人道都修得一塌糊涂,何谈仙道?红尘之中,众生芸芸,其实很多人仍在红尘之中挥霍而不知已离道渐行渐远。

灯红酒绿,乱人心性,而吉凶祸福亦随身而来。贪则欲壑难填;嗔则使心境狭窄,喜怒无常;痴则丧失理性、目光短浅、智慧之门随之关闭,难得真知;慢则玩世不恭、言辞不敬,祸患自来;疑则犹豫不决、阴晴不定,难得大成。除此五毒,方能皈依大道,一身正气、光明磊落,有如此心境则无事不能、无业不成。

故修道者,须消除心中诸窒碍,让心如明镜,尽量减少欲望,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不与人争;得意时心系天下众生,失意时心怀善心,不断改过自新,而福报自来。

说到拜师求法,有人疑虑颇多。师未必明,名与明不可同日而语。能否寻得明师指点一二,还得看机缘。

老子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终日夸夸其谈其功力高深莫测者,未必是真能者。明师高人多隐于芸芸众生之中,其无名且看似平庸,因其无名,故无事,其所学所识鲜为人知。

因此,若皈依玄门,信奉道教神灵,一心皈依大道,则寻道观楼台之中一有缘者即可,至少可获得心神宁静而心态随之改观,亦可了解认识中华传统道教文化,提升自身智慧,亦可当成改过自新的方式。

然而,真正的高人均不愿受清规戒律的约束,所以,只愿在红尘中修行,以其独特的功法道术济世度人,此谓真正的大功德者。因此,寻此类明师可谓难矣,全凭缘分。须知此类具特殊功能之人多为女性,一般情况下,其能力难以继承。若要传承,须有一定的根基与前世的缘分。当然,学习气功等基本的养生功法无需考虑根基和机缘,用心练习即可。

是故,修道者,修心为上,言行如一,心态自然,光明磊落。一切随缘,不必强求,因修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长期坚持才能体验到修行对自身产生的作用。而唯心态平和,才能达到空的状态,也只有空才能令自身回归无极混沌,此时,虽不求智慧,但智慧自来;如玄门早晚功课,其中玄机,也许只有真正放下自我、平和自然、心神守一之时方能体验,与神灵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只有此时才能感应神灵而得神灵加持。

总而言之,修道者,修身养性,修心为上,道法自然,方可称之为正道。


道教分正一、全真两大主要流派,全真道蓄发出家,吃素住庙,后康熙年间兴起龙门律宗,更以戒律谨严为世人所景仰,一度呈中兴之势。道教虽有正一、全真的区别,其实只有各有所偏重,修行无非性命二宗,正一虽主科教,但是如果没有内炼,何来外用,这点张宇初天师《道门十规》讲的很清楚。当今社会,大部分国人的生活压力大,工作忙碌,空余时间越来越少,要专门抽出时间来进行修炼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但是,越是忙碌,越应该有一个平静的心态,越是压力大,越应该有轻松的心情,这样才能避免精神的疲惫,更好的投入工作与学习。

《真诰》说道士做官的话,心灵能悠游于俗世之外,形体虽然为案牍所劳累,但是性情却能逍遥快乐,这就是道士应有的修养。王重阳《立教十五论》说“离凡世者,非身离也,言心地也。身如藕根,心似莲花,根在泥而花在虚空矣。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矣。今之人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大愚不达道理也。”两位祖师,说的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就是认为人们在凡世之中,应该有一颗不被凡世所转的心,这样才能逍遥。所谓的逍遥,是不需要借助外物的资助的,是自己的一种感受。其实,这就是庄子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也就是今天我要说的“人间道教”的主题。

“内圣外王”一语出自《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以自为方。”后世解释内圣外王的,大多用的是儒家的义理,即内心具备圣人的修养,而能建立大事功于外的意思。而魏晋时期郭象曾用这个词来阐述庄子的思想,并以得意忘言,得鱼忘筌的认识论创立了魏晋玄学。成玄英疏此段说“玄圣素王,内也;飞龙九五,外也。”玄圣,指的是道家的圣人,素王,是无位的王者,儒家经文中常以此称呼孔子。

《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尧要把王位让给当时的隐士许由,许由推让不肯当这个天子。一般人都巴不得占一个位置,何况是四海之主呢?但是许由没有答应,似乎是一个物外之士,认为做天下之主不如自己林泉的逍遥自在。但是郭象在注这段经文的时候,却没有夸奖许由,而是赞许的尧。说:“夫治之由乎不治,为之出乎无为也。取于尧而足,岂借之许由哉?若谓拱默乎山林之中而后得称无为者,此老庄之谈所以见弃于当涂也。”很多人见道士栖居名山洞府,便以为道士逍遥而自己溺于尘世,而也有的道友劝俗人出家住山的,难免不遭到缙绅先生的抨击。因为修道之士逍遥,是不被所处环境所改变的,如果心境为外物所影响,则不足以称为道士。出家住山也不一定就逍遥了,否则佛教就不会有“披上袈裟事更多”的说法。《中庸》说“君子无入而不自得”,就是说君子在那都能适应,关键在于一个安于本分,不作什么非分的想法,人之所以痛苦,就是追求了一些非分的目标。所以我提倡人间道教,是要各位信众切著于色相,而应做好自己的本职,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成玄英疏云:“尧负衾而汾阳而丧天下,许由不夷其俗而独立高山,圆照偏溺,断可知矣,是以庄子援禅让之迹,故有爑火之谈;郭生察无待之心,更致不治之说。可谓探微索隐,了合文义。”



道,无处不在,也不能须臾离开。我们修道就是要体会大道若水的精神,柔弱不争、知白守黑、善利万物,尊奉太上“三宝”之戒,而不是追逐神仙的外表。外表是内在的体现,但并不是内在。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有的人见尧高居九五之位,便以为衣冠文章足以妨碍尧的逍遥,哪里知道尧心中并无分别呢?当年孔明治理蜀中,事务何其多!并且面临北有曹魏,东有孙吴的形势,如果没有“内圣外王”的修养,恐怕事情没有忙过来,自己早就乱了方寸,哪里能保持三分天下的局势,而安定蜀中于乱世呢?正因为孔明先生能淡泊宁静,心境不为外事所乱,羽扇纶巾,气度安闲,所以能于危难之际而不辱君命。这也得益于先生早年躬耕隆中时,所修炼出的心理素质。纵观先生一生所为,莫不符合道教精神。躬耕隆中之际,不汲汲于诸侯之间。隐居待时,出处有节,我们只看到先生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没有注意到先生的道家修养。魏晋许多著名的玄学家如郭象、郭璞、王弼,哪个不是笃于君父之大节的?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远矣!”修人道,就是敦人伦,事君忠,事亲孝,兄弟妻子和顺,如果人连这些都做不多,而侈谈性命与长生,何益?狐狸纵然活一千年,也还是只是个狐狸而已!人追求仙道,如果连一个人都做不好,谈何仙道?有的人说出家修道,其实早期道教并没有出家的说法,而全真道早期也不严格要求隔绝妻子。有的人不愿在社会上生活,认为和那些俗人交往,自己心理不舒服,这就是很大的我慢与分别心。别人不会影响你的心态,只有自己才会,这都是因为自己心中有许多尖锐的东西,所以看谁都不顺。这样一来,人际关系没有做好,自己也整天憋一肚子火。《菜根谭》说“斩去胸中荆棘,任人我往来,是第一快活境界。”我们修道,就是学神仙,而不是避世。那些避世的人,自以为清高,其实是自己心中荆棘未除。老君教导我们和光同尘,柔弱谦卑,难道在家不清净,出家住山做道士,你就能清净了?都是自己心中不净。《妙林经》天尊告度命真士曰:“所谓安乐,皆从心生。我以无我故,是我身常在三清长乐净土。”能把人道做好,才有资格谈 修仙道,一个能入世的人,才谈得上做道士。入世是磨练,如果经不住这些磨练而出家,出家也只是逃避,妄受十方供养。且于自身言,逃避那些所谓的烦恼而入道门,这就好比愚人害怕自己的影子而奔走逃避,结果累死一样。

并且道教与其他宗教不同,道教追求的是此生的幸福美满,而不把期望寄托于下辈子。生命短暂,倏忽如白驹过隙,道士因爱恋人生之美好,故追求长生,试问一个人如果不能开心的活着,那他还要追求长寿干嘛?古来追求长生最疯狂的,除了方士之外,还有就是皇帝。他们身为九州之主,富有四海,生活何其美好,想永葆这种地位与生活,所以疯狂的寻求长生药方,秦始皇、汉武帝就是,虽然都没有结果。但是后世仍然有不少天子因误食金丹而丧命,这便不能否定他们对于尘世的贪恋了。其实恋慕尘世,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正因为热爱生活,所以恋慕生命,因为恋慕生命,所以信仰道教,希望从道教中寻求长生不死的秘诀。追求长生的前提,是热爱生活,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正因为我们所追求的是这辈子的逍遥,是肉体的长生,所以道教比其他宗教更注重现世。而对死后不抱太多的想法,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不死。不死,就要活的健康开心一些。逍遥自在就是神仙的生活,不一定是在林泉之下。若能诚心皈依三宝,清净心田,东方即是西方,国土即是净土。何必远求?如果再加以导引之方,服食之法,自然能做到延寿,进而追求长生。

也有的人会问到“道教以老庄为人生之指导,道法自然,淳朴不事礼节,不以俗事为务,我们作为道教徒,怎么能去从事俗务,而束缚自己的身心呢?我们崇尚自然,一切追求返璞归真,当然以住深山为最好了。”


其实这涉及到三个问题,一是礼教与自然的关系,二是避世与心隐的关系。三是和光同尘与淳朴固守的关系。


一、礼教与自然

这个问题在魏晋时期,就为世人所重视,并成为争论的焦点,但后来都皈依于郭象的“内圣外王”之说。首先、礼教是形于外的规矩,这些并不影响我的内心,礼教与自然,礼教的出现也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两者是一不是二。其次、祖师立教,怎么能没有一个法度,我们推崇老庄思想,但是老子曾为周朝柱下史,孔子曾问礼于老君,可见老君是非常知礼的,虽然《道德经》说“失义而后礼,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如果我们能相安于无识无知之天,当然是最好的!但是既然民智已开,礼教已设,我们如果既不能做到清虚寡欲、又不能守礼,那岂非放肆?就像晋人教导出嫁的女儿一样“好事尚且不能做,何况坏事?”很多人,以道法自然为由,放荡自己的行为,以此为放达,都是违背祖师教训的?祖师立教,何尝不以礼教?朝拜高真,有一定的仪范要遵守,而表文的格式更是严格按照礼制。所以礼制不但不违背道教精神,更使得道教丛林有了规范,而能长久,道士遵守礼制,才能赢得世人的尊重。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二、避世与心隐


就是逃避繁杂的俗世。我国著名的隐士陶渊明有首诗写的非常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岂因地气尔,心远地自偏。”因为心不近于尘俗,所以结庐人境,也没有车马的喧闹。所以重阳祖师说“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矣。”


三、和光同尘与淳朴固守

有的人笑话当代的道士,说你们还用手机,还有笔记本电脑,似乎道士和青灯黄卷,扫地煮茶联系在一起,是深山中隐士的样子。下面请听我讲个故事,有一回孔门的弟子叫子贡的,去寻找夫子,看见一个老翁抱着个壶在浇灌菜地,子贡告诉他说“老人家,你可以用水车啊?”老翁摇摇头说“我哪里不知道有水车呢?但是这都是人心技巧所作,人如果用这些东西,会破坏自己内心的淳朴,我以此为耻,所以宁可抱着壶来灌园。”说完,子贡脸刷一下全红了。似乎老翁的话语更符合道家精神,但是郭象却不认为,认为老翁是固守于一偏,而不能圆通无碍,道家之精神在于与时推移。素隐行怪,特意做些与常人不一样的事情,多是为了博得名声,这些都符合太上的教诲。标新立异,虽然容易招来名声,但是骂名也随之而来,大道只是一个平常、所以简易、不变。

神仙本是凡人做,能做好凡人,开心健康的过每一天,潇洒无挂,则几乎可矣。诸君若能明了“内圣外王”之义,则能明了人间道教之说。太上宝诰说“隐圣显凡”,说老君隐去其圣真的面目,而以凡人的形象出现,所以道家人士多深藏不露。过分的彰显自己,非太上弟子。

天  星  院

返璞歸真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道法自然 學史悟道回歸本源

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精彩

©(c)2014 daniel 技术提供

首 页

天星学堂

天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