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功与剑指发放外气练法

点击这里关注:天星院



当你看完以下这个简单的站桩初级气功后,并按我所说的方法认真学会时,你练习气功的基础已经打成,在我教会你这简单的站桩功法后,你为学会气功发放外气,打通小周天和打通大周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男女学员,只要按11个步子演练,功到自然成。 

    站桩初级气功,是养生气功的基本功,在健身养生中有一定的作用:
1、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并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例如心血管类疾病对体育运动要求很高的,站桩是极佳的治疗手段之一。对头痛失眠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对肌肉和骨骼组织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注意点:
    有心脏病的人或严重高血压的人或开刀未满半年的人不合适练站桩初级气功。这个站桩是近似马步桩,不是公园里那些老头老奶奶那种几乎站着的桩。双手平举似抱一圆坛,二手掌劳宫穴相对,隔开15-20CM。二手掌像虚按一个皮球,二手的母指和食指八字张开呈八卦圆形。双脚距离与肩同宽,马步下蹲,比马步桩高点。桩位越低,经脉越容易打通,发放的外气越足,但越累。 

3. 双手和身体形成一八卦园形。
4. 如果你想练发放外气,那就是第一次吸气入丹田(神阙穴)(同时想像整个天从百会穴吸入流进丹田),呼气时从丹田上到膻中进入二手掌的劳宫穴。 第二次吸气入丹田(同时想像整个地从涌泉穴吸入流进丹田),呼气时从丹田上到膻中进入二手掌的劳宫穴。如此循环3次后转自然呼吸,意守劳宫即可。

5. 如果你想练周天内气,那就是第一次吸气入膻中穴(同时想像整个天从百会穴吸入流进膻中),呼气时从膻中进入下丹田。 第二次吸气入印堂 (同时想像整个地从涌泉穴吸入流进印堂穴 ),呼气时从印堂进入下丹田穴。如此循环3次后转自然呼吸,意守丹田即可。等站了1-2个月后呼吸可转为腹式气沉丹田。
6. 如果你想练从指尖发放外气,双手平举剑指向前,第一次吸气入丹田(同时想像整个天从百会穴吸入流进丹田),呼气时从丹田上到膻中进入二手掌的指尖。 第二次吸气入丹田(同时想像整个地从涌泉穴吸入流进丹田),呼气时从丹田上到膻中进入二手掌的指尖。如此循环3次后转自然呼吸,意守指尖即可。

7. 这样苦站,那时第1天站了8分种,第2天15分种,第3天就是35分种,第4天起都是45分种。那时是100号同学个个练得全身发抖,汗流如水,练到第8天起慢慢就开始变得没那么难受了,我在第13天时突然感觉有一股气出现把我托住,以后就越站越轻松。到了1个月时就不管站多久都不会觉得累了。

8. 一般桩站了5-10分种后会脚酸痛发抖,气踹不过来,没关系,这是真气在打通经络,坚持到30分种吧,这期间你会气踹嘘嘘,好像透不过气来,比跑3000米还累,不要紧,坚持10-20天后你就会慢慢感到越站越轻松的,我当初是第10天起开始越站越轻松,第13天起感到有股气托住我了。

9. 不过每次40分种低位马步桩啊真不是人练的,我当年如果不是老师盯着,前后100名同学都在咬牙挺着,真坚持不下去的。现在我也坚持不到40分种了,那种酸痛比受刑还苦。

10. 站桩完起来有一套收功动作 ,我那时跟老师练站桩时收功方法如下:
(1). 站起立正双手向二侧向上到顶合十后向下沉到丹田处,左手在按在丹田上,右手按在左手上。意念全身气随手从百会穴向下沉到丹田。
(2).几十秒后待呼吸平稳后,叩上下齿81次,再叩二侧齿81次 。
(3).叩完齿后舌头在口腔内外顺时针逆时针各9次。中医理论中的“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是说肾脏能支持骨骼生长和骨髓的生成,认为牙齿与肾脏关系密切。平时多叩叩牙齿可以益气养肾,此外常鼓漱吞咽口水也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4).鼓漱81次(让口水在牙间前后鼓漱,不要左右鼓)。
(5). 鼓完漱后,将津液分2-3次咽下,意念津液慢慢流下到丹田。
(6).享受气沉丹田几十吸,让全身气归丹田。
(7)搓手和按摩手臂一会, 搓面和按摩面部一会。
( 8). 轻敲头顶和面部,会感觉很清凉。
(9).反手从肩往下搓背心几十下。
(10).拍打上半身,二手握拳前后从上而下拍下上半身3-4遍,力量合适。拍丹田可让气回归丹田。

11.按摩并拍下下半身3-4遍,收功完毕。 你嫌复杂的话可以叩齿鼓漱减少次数,呼吸平稳就可,搓手和拍打次数也可少点,但丹田多拍几下较好,下半身拍打其实可免的。


  太极拳经过外练,锻炼了筋骨皮之后,如果想进入内家拳的阶段就要进入站桩的训练,不去站桩,即便之前打拳再如何松柔,运用八法再如何纯熟,太极拳理再如何明白,仍不能进入内家拳之范围,寻不得入门之门径。然站桩之说百余种说法,百十种桩法,令人眼花缭乱,不得门窍者,往往站了十几年仍是不能明其奥妙之所在。站桩一途,多为口传心授,师徒之间心法口口相传,正所谓不传六耳。

   流行于世间对站桩最大的疑问便是站桩站在什么,怎么站等,今试详说一二,本人自身修为有限,不到之处,还请指正。

站桩,并非一成不变,依然是一步一景,一境一心法,虽然仍是一个姿势一个动作,但不同境界其中内涵早已大相径庭,桩不能站死,不能站傻,说的就是如此。十几年一个姿势一个心法站桩,就是傻桩。站桩站到一念不生一念不起,即是死桩,如此站桩不如打坐,打坐追求这样不生不起的境界自然不错但这样站桩便错了。站桩重点在站,求的是静中动,是命功、是有。打坐重点在坐,坐的是静中静,是性功是无。

很多人一听有,便认为低级不好,要追求无才是高境界,其实缪然。老子《道德境》中提及,无乃天地之始,有乃万物之母,可见有无内含不同,而后又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妙。进一步说明,观无和观有具有不用的作用,其实老子并不摒弃有,恰恰相反,他怕后人总是执于无而摒弃有,才反复提及有。并一再强调:有生于无,而归于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可见有无缺一不可,以无为用以有为利。

站桩的境界说

第一重境界是松中求静,

初涉站桩,肢体而言务必求得自然松弛之状态,要站得住,松的开。这里有两点,一是站住,人在站立的时候,最难克服的就是不动,站在那不出三五分钟,不但肢体要动,体内气血心意也愈发静不下来,心猿意马之下身肢蠢蠢欲动,各种瘙痒全身袭来,骚姿弄首之心欲罢不能,左顾右盼之意频生,这一阶段会持续一到两周,需耗费较大定力,站在那一动不动,毫无心法可言,站不住,一切心法都是诱魔之饵。此时站桩别无他法,一个忍字而已,忍住这里那里的瘙痒,忍住骚姿弄首,忍住左顾右盼。二是松静,常人都说运动起来不好松,而我说,站在那一动不动时最难松,松并非无力也并非下坠,而是松开,蓬松、之意。松开是松开肌肉、关节、筋,以使全身体表毛发有蓬松之感。肌肉松开,气血才能流动畅通毫无阻碍,而人身肌肉自己能感觉到的都是较大的肌肉群,一些细小的肌肉群一般是感觉不到的,这些小肌肉群不松开,就谈不上真正的松,而且,人站立时,浑身重量依旧保持在下肢上,因此,下肢肌肉最难松开。大的肌肉群放松了,就会显出韧带的位置,韧带是组织更为紧密的肌肉,把他们放松了,筋就显出来了,人体中每一处的筋不长,最长的筋不过尺许,最短的筋不足寸,这些筋是连接两块骨头头部的东西,透明有弹性,西医似乎叫肌腱。筋松是松长松出弹性,简称松弹。松筋靠关节拔长。关节松开才能令微小肌肉群真正松开,关节不但包括能动的,也包括不能动的,尤其是胸骨、肋骨、脚踝、髋、胯、脊椎、腰椎、腕指关节等,凡是两块骨头交接的地方都可称为关节,这些地方都要松开,开是开缝,小到一丝大道一指,肌肉、筋、关节的松,虽说起来是三个,但其实还是一个,相辅相成,就是前人说的筋骨皮的功夫,易筋经靠各种姿势以拉伸耗的方法强化,其实就是松肌肉、弹长筋、开骨缝,但站桩不靠姿势,而是靠的是意识对筋骨皮进行拉伸耗,达到松的目的。最终做到意识一松自己浑身毛发(头发、汗毛、胡须和腋下)就蓬松起来,意识一紧,浑身就有炸毛的感觉。毛发蓬松了,就要归静,这个阶段的静,不是万念俱寂的那种静,也不是归根之说,而是悉心体会风拂过蓬松的毛发之下的那种意境。尤其是风拂过每一根毛发穿流于毛发之间缝隙的那种意境,体会的到,就是此时此刻的静。

第二重境界静中动

在毛发蓬松清风拂过的状态下,令身肢在意识的调动下动起来,就是静中动,这种动,不是肉眼能见的运动,而是蠕动,拳谚说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蠕动……桩是不动的,摆着站桩的架势,有规律的来回移动肢体不叫站桩,叫试力,站桩就是站在那象木桩一样一动不动,但是在这不动的外形下却有着外人看不见的动,是肌肉群在皮下的缓慢蠕动,是筋在肉里拉动,是骨节的来回开合,这些动都不能表现出来才对,一旦表现出来就是动大发了。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不能或者说不会蠕动,需要加大动的范围,就会表现出来,等会动了,就要收回去,不能再表现出来了。蠕动是个技术活,不是乱动,首先是肌肉群有序有方向的蠕动,就像槐虫那样,先弓起身子再向前展开身子,那样一节一节的传递,从脚趾开始向上一块肌肉一块肌肉的传导蠕动上去,顺着身后一直到头顶,再从身前回到脚趾,在肩胛骨那块,分成三股,两股向手臂一股向头顶,在颤中穴三股合成一股向下回到脚趾,一寸一寸的将全身每一块肌肉都动一遍,不但身前身后,还有身体两侧。肌肉动完了就要练筋骨的蠕动,先从脊柱开始,一节一节脊柱骨缝依次从骶骨开到颈椎,一直要动到小脑里面去,脊柱动完了是两臂,从夹脊开始向两手指尖依次打开关节缝隙,肩胛骨要能开一指的缝,两肩也要能开一指,肘和腕也开一指,手掌里有五根指骨,要能横向打开,最后是手指,每节手指关节都要打开。开关节必然牵扯到拉筋,这两个是同时做的。关节打开就把筋拉长,拉到头不能马上就收回来,要在最开点耗一会,再慢慢收回来,这一开一收越慢越好。这有个名词叫搜骨,搜到全身骨头但凡连接处都有缝可开才行,尤其是骨盆、头颅,由几块骨头拼成,不搜骨至死都不会开,能拉开这些骨缝,才叫开胯。筋不长劲不出,骨不开气不通,到最后,不管是筋骨皮,都要靠意识拉动慢慢蠕动起来,肉如毛虫筋骨如蟒才算到家。同时快不是功夫,慢才出功夫。有个摇滚乐队的吉他手跟我说过,摇滚吉他弹得越快,越练不出来,必须要慢弹,练必须要比正常弹的节奏慢上一倍,才能出功夫。道理是一样的。

在安静的桩架下进行筋骨皮的升级改造,这阶段就是静中动。

第三重境界气动,流行摩荡气腾然。

静中动以后就有了气感,这气感光有还不行还要能流动起来,这时的气感就像水或者水银一样,能顺着经脉流动,这时要学会泯灭意识,不要去管这股水银或者水的流速和流向,顺其自然的在体内流走,不要去干涉他们,只要保持毛发蓬松和骨节张开就可以了,气流的越自然越不加引导干涉越好,等有一天,这种水银般的气感流遍全身了,你也就明白了奇经八脉十二正经都在哪了,也许你不知道每条经脉的名字,但你一定能知道从这到那之间有条路能走气,就这样,阳经阴经在身上什么地方,走向起止点,不用背书你就门清了。这时气还有沉重感,再往后,纯熟了一段时间,阴经阳经会在全身构成很多回路,你会体会到气分成两股,一出一入同时流动了起来,不再像之前,出是一股,到头再回来,而是同出同入了,而且两股气在出入时会在一些特定的地点相遇,一个通道既有出的也有回的,交错,就像火车那样会车,上行和下行交错摩擦,这个现象叫摩荡,经过摩荡,那种沉滞感就减轻了,气就会变得轻灵一些,长此以往,气就摆脱了水状水银状的气感,变成了雾状(就像释放干冰的那种效果),雾状的气会散布在经脉中,向更细小的经脉中渗透过去,这叫腾然,就像突然掀开蒸馒头的笼屉一样,水蒸气瞬间充斥了整个空间一般。流行、摩荡、腾然,都不能有人为的意识引导和干涉,纯任气自然而然的运行转化递进,这阶段无需意守无需引导,此所谓无意。从有意(上一阶段)进入无意,练的是一份心性,一份定力,一份致知格物。受得了气感出现时的诱惑而依旧无喜无悲无念无望,不追气感不求气脉,便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这是克念,克的是喜悦、贪欲、尽快精进的心愿!最难便在此处。

站桩站到此时,已经进入内家修炼的层次,但以武而论,一身功夫仍不可用,不能用,与人交手仍然会被外家功夫强者所制,越是此时越要加强修心养性的修炼,更重要的抵御住争强好胜之心的诱惑,败也不能放弃,而转练他法,否则前功尽弃。为何进入内加修炼仍不敌外家拳呢?一句话:“先天合道,道不可用,后天和于先天,道之大用。”诸位读者可细细品味。

第四重境界神意相合,束展开合以为用

流行、摩荡、腾然之后会进入一个较长的养气阶段,站桩并无一日千里的感觉,而是不断重复之前的过程,虽说重复,也不完全相同,流行摩荡腾然最开始在皮里肉外,然后贴骨,最后入骨,即敛气入骨。

这一阶段比较枯燥无味,大部分人也是在这个阶段放弃的。而一旦越过养气的过程,就会步入新的境界,神自发而出,人身之神只可意会,大略是眼神凌厉如有实质精神矍铄感知敏锐。此是神自内外发之象,此时当回光返视,将神收回,神乃阳神,由阳气积累而化,外发则耗,耗则损气。故曰气乃神之宅,体乃气之宅。神收回来呆在何处是一个问题,有说在泥丸,有说在上丹田,其实不然,泥丸上丹是炼神之所,不是藏神之地,藏神之地在心,而发意之地也在心,神藏于心而不出,意生于心而不发,两者在心中渐渐交合混融,即神即意,此为神意相合。

所谓束展开合,则是用法,到了这个阶段站桩便不仅仅局限于松了,而是要在神意的引导下进行身法的调整,通过调整后的桩姿与以前的桩姿会有较大改变,而这种调整后的姿态也要揉进拳法中去,这一步才有资格谈打拳就是站桩,站桩便是行拳,一味求松的桩是挨揍的把式,根本就谈不到桩拳一如。这阶段也是性命双修的阶段,性功为根命功为本,神意气为基础,由此生万法而开枝散叶以为用,至此外家之功力不可敌也。

站桩之第五重境界化有为无,渐入虚空。

只知其名,不知其详,自问功夫未到,自不敢妄言。



天  星  院

返璞歸真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道法自然 學史悟道回歸本源

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精彩

©(c)2014 daniel 技术提供

首 页

天星学堂

天星工具